| 开篇咱们说一个扑克牌游戏,它的名字叫“斗地主”。 实际这个游戏背后的内涵是多方博弈的规则和关系推演。谁掀了那三张底牌,谁就是众矢之的的“地主”。庄家和闲家的最终输赢取决于各自的牌面(硬实力)、技术(软实力)和其他一些复杂因素(比如底牌跟手牌是否搭配、闲家是否懂得配合、是否实力不具备却抢庄了等)。 但是,大家发现没有,这个游戏是不是每一局玩完了之后,下一局的地主就不知道是谁了?所以,只要游戏还在继续,谁都不是固定的地主、固定的赢家,也就是说,朋友和敌人的关系也不确定。除非把其他玩家的筹码赢光了,游戏结束了,掌握最多筹码的那个人才是真正的地主。 展开剩余93%大家不要觉得这个游戏很简单,很多人一辈子都玩不明白,或者是玩明白的时候已经晚了。 比如尔朱荣死后的尔朱家,因为你是地主,所以你要想尽快结束游戏的正确打法是稀释所有在桌的、潜在的玩家的筹码,要让他们跟不起你的下注,而不能允许任何一个玩家有集中外围筹码的情况出现。因为某个玩家的筹码跟你差不多了,他就可以跟你一把定输赢。高欢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但是高欢把尔朱家掀翻之后,游戏真的就结束了吗?并没有,高欢只是替代了原来的地主尔朱家而已,并没有赢光其他人的筹码,一定会有人不甘心下赌桌的。只不过,高欢当时作为最大的赢家,这种成功者的保护期会有一段时间的。 话说,高欢刚刚击败尔朱家。一直闷声没动静的生擒葛荣的骠骑大将军、行济州事侯景投降了高欢。 大家还记得这位未来的宇宙大将军的履历吗?跟高欢一样,早年在怀朔镇混,六镇之乱后第一批投靠尔朱荣的怀朔派人物,还在尔朱荣平定葛荣之du.q2d.BiZ36乱中生擒葛荣。猛男一枚!被尔朱荣认可了!后来便被安排去镇守黄河的关键枢纽点碻磝城(山东茌平县西南)。这个点在讲桓温北伐、刘裕北伐的时候都讲过哈。 但是,这位爷在尔朱荣被杀后,就直接躺平了。山东乱了好几次,也没见他出兵去平乱过。但是这货躺平还是有讲究的,山东动乱也千万别想通过他的防区蔓延到中原。反正就是不立功但也不犯错。 这货在想什么呢?在想什么时候等自己的筹码积攒够了,也当一回庄家。 尔朱家完蛋时,这货充分发扬“谁赢谁就是我爹”的精神,立马就对高欢跪了。欢哥,咱们可是怀朔的老兄弟了,咱之所以在黄河口子上不动,就是不希望黄河以南有什么人给您添麻烦。所以被高欢任命为了河南方面总司令。 始高祖微时,与景甚相友好,及高祖诛尔朱氏,景以众降,仍为仪同三司、兼尚书仆射、南道大行台、济州刺史 至于高欢为什么要这么器重侯景?大家仔细去想一想,如果高欢不这么做会怎么样?这货要是翻脸了,那可是啥事情都干得出来的。所以,后面给南北朝带去了一段罄竹难书的灾难史。 所以到了这个时候,黄河以南、太行山以东基本上都是高欢的地盘了。为什么没有山西和陕西呢?因为山西作为尔朱家的大本营,清盘没这么快,况且当时尔朱兆也并没有死。而陕西虽然走了尔朱天光(也还有尔朱家的人充当台面的),但不代表留下来的贺拔岳就没f7.q2d.BiZ36有想法。尔朱家一战崩盘的消息传到关中的时候,武川兄弟就直接由宇文泰率先锋军冲下陇山直奔长安,尔朱显寿东逃,在华山被逮捕。然后,高欢立马任命贺拔岳成为了关西大行台。啥意思呢?关中我高欢暂时是插不进手了,所以只能大方地“赏赐”给你们了。 关中局势为什么变得这么快呢?大家还记得尔朱荣安排尔朱天光和贺拔岳带队去关中平乱这事吗?其实当时这支部队尔朱荣是做了很好的平衡的,武川派和尔朱家的嫡系是各占一半的。所以即便尔朱天光这个话事人被忽悠到关东了,尔朱家也不至于毫无还手之力。 问题出在哪呢?出在尔朱天光这个尔朱家最聪明的孩子身上。这孩子挺聪明的,但缺乏实践经验。当时尔朱世隆用阳谋把他忽悠出关,他坚持出关其实对的。但是,你出关要带自己的武装部队走呀,不能你出关去河北参战,不管输赢不都是打酱油的?赢了被自家人控制,输了被敌人杀死,何必呢? 当然这么简单的道理,尔朱天光也是能够想明白的。要么带着武川派出去冲锋陷阵,要么带着尔朱家的嫡系力求自保。尔朱天光最后是选择了后者,他留其弟尔朱显寿镇长安自己东去洛阳,命侯莫陈悦率部跟着他一块走。 普泰二年,尔朱天光东拒齐神武,留弟显寿镇长安。秦州刺史侯莫陈悦为天光所召,将军众东下虽然尔朱天光这种选择不算错,但个人觉得他更好的选择是et.q2d.BiZ36前者,因为贺拔岳之前已经明显不看好你这次东归了。你把他留在关内,他一定会有想法的。你还不如趁着你们尔朱家的威势尚在,贺拔岳不敢直接跟你直接翻脸,把他们带出关中再说。 结果尔朱天光刚做了决定,贺拔岳的武川兄弟就开始背后头脑风暴了,不能让侯莫陈悦把兵带出关中了,留在碗里的才是我们的肉。最后是宇文泰提出了宝贵意见,上层决定我们改变不了,那就从下层意愿入手,只要让侯莫陈悦手下的将士不愿出关,或者拖着侯莫陈悦让他误了军期,他们不就不敢走了? 岳知天光必败,欲留悦共图显寿,而计无所出。太祖谓岳曰:今天光尚迩,悦未有二心,若以此事告之,恐其惊惧,然悦虽为主将,不能制物,若先说其众,必人有留心。进失尔朱之期,退恐人情变动,乘此说悦,事无不遂 贺拔岳听后大喜,命宇文泰到侯莫陈悦军中去搞分化,最终把这部分力量留在了关中。 岳大喜,即令太祖入悦军说之,悦遂不行 也就是说,尔朱天光最终就没从关中带走几个人。这孩子还是太年轻了,你急着先行一步干什么呢?就要跟着大部队走不行吗?你真的以为尔朱世隆g8.q2d.BiZ36忽悠你说,没你搞不定高欢是真的?他和尔朱兆瓜分尔朱家遗产的时候,可没想起你哦。孩子,下次投胎的时候,一定要明白别人看重是因为什么? 贺拔岳被高欢封为关西一把手之后,宇文泰这个小将因为表现出色也水涨船高了,从一个小小的别将成为了贺拔岳的行台左丞、领府司马,事无大小皆委之。 岳以泰为行台左丞,领府司马,事无巨细皆委之 宇文泰这孩子,咱提前说一句,在父兄都死光了的情况下,他最后能跟高欢成为那个时代的绝代双骄,说句实在话,他其实比高欢要更励志一些。 回到高欢身上来,突然从中层跃升到主持工作的高层,他的问题其实还不少。但不管问题多少,首先还是要入主洛阳的,所以532年四月十八,高欢率部进入洛阳。 高欢入洛阳当务之急是要解决什么问题?政权合法性! 高欢的出身很低,甭管他再怎么往自己脸上贴渤海高氏的金,他也需要百年北魏的政治赋能对他正式认证。一年前他还仅仅是尔朱氏的诸多小弟之一,威望太低。 其实高欢之前在河北立了一个皇帝,也就是元朗。但是元朗是皇室远支,血脉上没啥优势,当时立他当皇帝也就是临时顶一下,毕竟河北当时也找不出更好的fu.q2d.BiZ36政治招牌了。现在再靠元朗来形成政治号召力,不太好使了。而洛阳的皇帝是尔朱世隆立的元恭,这个就更不能要了,因为你高欢之前已经立了元朗,继续让元恭当皇帝就相当于自己打自己的脸。 怎么办呢?另立呗!最开始高欢打算立孝文帝之子元悦,但听说此人不好控制就放弃了。 欢以汝南王悦,高祖之子,召欲立之,闻其狂暴无常,乃止 但是呢?不立元悦,一时半会还真找不到合适的人选,因为北魏皇室经过这么多年的动荡,全跑民间避祸去了。 又诸王皆逃匿,帝在田舍 也得亏这帮人有心了,大家尽心竭力找了整整五十天,最终是斛斯椿通过元修之前的宾客王思政才从庄稼地里找到的孝文帝五子元怀的第三子元修,才勉强满足要求。跟项梁叔侄找到放羊娃熊心去当楚怀王,是差不多的意思。 居五旬而高欢使斛斯椿求帝。椿从帝所亲王思政见帝 但是,高欢好不容易找出来的这个元修就真的是合适的人选吗?恰恰相反,这个元修是另一个元子攸,甚至比元子攸还要厉害一点。 元修时年23岁,知识面广,喜好武事,起家任通直散骑侍郎、中书侍郎;元子攸时代为平东将军、太常卿,后来又为镇东将军、宗正卿;元恭时代做过尚书左右仆射。一句话,这孩子人聪明,经历比较丰富,文的武的都不差。 532年六月二十五,元修在洛阳郊外即皇帝位,用平城旧制祭天,将黑毡披在七个人身上,高欢是其中一人。 用代都旧制,以黑毡蒙七人,欢居其一 看不出这句话的深层含义是吧?首先,人家是要改汉化为胡化了,用的是人家鲜卑族那一套了;其次,皇帝登基仪式就相当于祭天仪式,皇帝自h9.q2d.BiZ36然是主祭,那七个人就是陪祭。相当于,结婚典礼上的新人和证婚人的关系;最后,高欢能成为七位陪祭人之一,这是在给高欢政治抬点。因为以前的陪祭都是北魏帝族十姓的人才有资格,相当于北魏官宣高欢是拓跋皇室的自己人了。 高端局中能上桌的人,那都是大人物,就这个意思。 元修即位后任命高欢为大丞相、天柱大将军、太师、世袭定州刺史。这个没啥好解释的,元修不给也得给。这个时候的高欢其实就明面上变成另一个尔朱荣了。 七月初十,高欢启动北伐。北伐谁呢?自然就是尔朱家的余孽尔朱兆(请原谅我在上一篇就直接给他交代了,因为这货实在没啥好说的)。 但是,高欢这次北伐真的是为了去打苟延残喘的尔朱兆吗?高欢北入滏口陉,大都督厍狄干从河北兵入井陉攻打尔朱兆,不久高欢又调“从弟”高隆之(之前介绍过gu.q2d.BiZ36高隆之这个名字的来历哈,属于跟高欢共同做假)率步骑十万北赴晋阳。看明白了没有?高欢是否能一举拿下尔朱兆其实无所谓,尔朱兆跑不了。他的核心目的是要洛阳所有能调走的嫡系都调走。咱坚决不做第二个尔朱天光。 那么,高欢为什么不直接坐镇洛阳呢?说明高欢在政治上已经日趋成熟了。高欢刚刚上位,实力尚弱,洛阳那个圈子太复杂了,不可控的因素实在太多了,全面铺开摊子去彻底控制洛阳,真还不如集中力量到外围去静观其变。 恐惧来源于未知,权力需要神秘感。去山西震慑全局,确实比在洛阳死死地控制每一个板块要强。 今居北方,假令山东有变,轻骑南出,耀威桑梓之中,谁知多少?百姓见之,望尘震服。此是国家威制诸夏之长策也! 当年崔浩劝住北魏从平城迁都邺城时说的这句话,值得大家多去揣摩几遍。当自身实力没有强大一定程度的时候,就不要扎进漩涡之中,而是要主i0.q2d.BiZ36动跳出圈子,从圈外去震慑圈内,利用圈子内的各种矛盾把各种潜在的危险和阻力都逼到水面上来,还能让人永远摸不清你的底牌和路数。 高欢来了,尔朱兆立马就跑了,跑到老家秀荣去了。高欢便在晋阳设立了大丞相府,咱不回洛阳了,就在太原办公,挺好。 尔朱兆回到老家秀荣后分兵把守隘口四处抢掠,高欢多次扬言讨伐,但根本没动静,尔朱兆后来就懈怠了,高欢等年初尔朱兆要开年会的时候派窦泰率精骑飞速行军一日一夜三百里,高欢率大军随后进发。533年正月,窦泰率骑军突然出现,尔朱兆大军毫无准备而发生溃败,尔朱兆逃到荒山中杀了自己的白马上吊而死。 高欢随后厚葬了好兄弟尔朱兆。高欢真的成熟了,知道啥是政治体面了。打归打、闹归闹,江湖上都知道我们是结拜兄弟,我不能在你死了之后太薄情……就像曹操对待袁绍一样。 那么,高欢为什么能够精准知道尔朱兆的情况呢?连什么时候开年会都知道!有人给高欢通风报信呗!除了心腹张亮,其余人都背叛了尔朱兆。否则窦泰三百里长途奔袭能精准避开尔朱兆的防线?能悄无声息地躲开各个严兵把守的关隘? 兆之在秀容,左右皆密通款于欢,唯张亮无启疏,欢嘉之,以为丞相府参军 总体来说,高欢自从进入洛阳之后的这大半年时间,表现是可圈可点的。稳,很稳,非常稳!比如彻底消灭尔朱兆这事,其实强行拿下尔朱兆hv.q2d.BiZ36也不是不可能,但是高欢却能遏制快刀斩乱麻的心思,耐心地寻找最佳机会,力求以最小的成本去达成目的,这就是很成熟的表现。 打仗很贵,日费千金,情报先行,要舍得花小钱去搞情报,要瓦解敌人内部后再打……好钢要用在刀刃上! 尔朱兆死后,慕容绍宗带着尔朱容的妻子孩子及尔朱兆的剩余人马向高欢投降,高欢留下了这个虎将。 这个慕容绍宗是尔朱荣从舅的儿子,容貌恢毅,少言语,深沉有胆略,是个很优秀的人才。但很遗憾,在尔朱荣死后,他说啥尔朱兆都不听,是生不逢时的典型。据说,尔朱兆是在河北被高欢击溃的时候,才后悔当初没听慕容绍宗的话。 尔朱兆对慕容绍宗叩心曰:不用公言,以至于此!将轻走。绍宗反旗鸣角,收聚散卒,成军容而西上 不幸的慕容绍宗最终幸运地被高欢留了下来,并被可怕的帝王心术安排坐冷板凳,留着给下一代接班人去用。之前你多次针对我,我不介意。因为你确实有才,所以我愿j1.q2d.BiZ36意留下你。可你毕竟是刚刚投降过来的,所以我要继续晾着你。只有让你坐了足够久的冷板凳,将来我儿子提拔你,才会显得格外恩重如山。慕容绍宗未来也幸不辱命地完成了他的历史使命——替高澄赶跑了大魔王侯景。 这一年,高欢38岁,对于人性的琢磨已然神功大成。但是,未来的路还很长,一直跟刘邦挺像的高欢慢慢地要往刘备那个方向去走了,因为他的一生之敌宇文泰快要起势了,然后他阴差阳错地错过了好几次一统天下的良机,最后终生绕不过一座玉璧城…… 发布于:四川省
|